海参网 > 海参养殖技术 > 刺参的人工育苗

稚参的培育

稚参的培育是指从刚附着的稚参到体长3〜5毫米的稚参的培育。

(一)投放附着基

1.附着基的种类与处理方法附着基的种类主要有以下三种:

(1)聚乙烯波纹板组合筐式附着基一般每筐由20片聚乙烯波纹板组合而成,每片聚乙烯波纹板为40厘米X30厘米,每筐波纹板的面积为2.4米^2。该种附着基为市售的定型产品。新购的附着基,表面可能残留有脱膜时使用的隔离剂,需要用碱水浸泡后擦拭干净,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如果是已经用过的附着基,表面往往有附着的有机物质,必须通过浸泡、刷洗将其上的附着物全部洗刷干净。投放前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处理。处理后,必须用过滤海水将液冲洗干净。

这种附着基的优点是附着面积大,刚性好,使用年限长,可以用机器洗刷。波纹板插人和取出方便,波纹板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2)聚乙烯薄膜框架式附着基这种附着基尚未见市售的定型产品,一般都是育苗厂家自己制作。框架可用涂防锈层的圆铁或塑料管制作,框架的大小可根据育苗池的大小灵活掌握。聚乙烯薄膜片固定在框架上,各层聚乙烯薄膜片互相平行,间距10厘米左右,聚乙烯薄膜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为30°左右。

这种附着基的优点是:大小和附着面的多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而且制作简便,但是附着面积较小,刚性差,附着片的多少难以调整。

(3)网片框架式附着基这种附着基是以网片代替聚乙烯薄膜框架式附着基的聚乙烯薄膜。网片的网目通常为100〜120目。与以上两种附着基比较,其主要特点是附着基的透水性好。这也是其优点。

2.投放附着基前幼虫密度的调整稚参的附着密度有—定的要求。如果稚参附着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容易调整,而大耳状幼虫和樽形幼虫的密度则比较容易调整。前已述及,具备四个完善的形态特征的大耳状幼虫基本上都可以变态为樽形幼虫,而樽形幼虫变态为五触手幼虫再变态为稚参一般也没问题。附着基上附着的稚参通常占70%左右,池底和池壁通常占30%左右。因此,通过调整后期大耳状幼虫和樽形幼虫的密度,以求得预期的稚参附着密度,是可行的。这样,虽然不能说稚参的实际附着密度与预期的附着密度很吻合,但是,起码不于出现稚参附着密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调整后期大耳状幼虫和樽形幼虫密度的方法,是前面所说的网箱浓缩法。

3.投放附着基的时间和数量在五触手幼虫出现前必须投放附着基。如果后期大耳状幼虫发育整齐,变态时间集中,可以待50%大耳状幼虫变态为樽形幼虫时,投放附着基。如果后期大耳状幼虫发育不够整齐,在小部分樽形幼虫出现后,就应投放附着基。如果难以判断,应本着“宁早勿晚”的原则。投放附着基的时间过早,只会给操作带来不便;如果过晚,则会造成本可以附着于附着基上的五触手幼虫附着于池底。为了充分利用育苗池的水体,投放附着基的数量要大,除进水口附近和换水网箱必须占的空间外,附着基应基本充满整个水体空间。

4.底栖硅藻的培养(1)藻种对藻种的要求是适宜和最适生长温度与稚参的培养水温一致,生长繁殖快,附着能力较强,个体大小适于稚参摄食。常用的底栖硅藻有:舟形藻、卵形藻和圆筛藻等。采集藻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海区挂附着器:将附着器吊挂于海区的筏架上,吊挂水层一般为0.5米左右,附着器的种类有:聚乙烯薄膜、塑料板、扇贝壳等。发现附着器上有一层黄褐色附着物后,取样镜检,如果其上的底栖硅藻符合要求,则将附着的底栖硅藻刷下,用筛绢过滤后,即可作藻种。

刮沙淘洗:在海滩中潮线附近,自然繁殖的底栖硅藻往往在滩面上形成密集的藻落。选择黄褐色的藻落取样镜检,若底栖硅藻符合要求,则刮取滩面表层的细沙浮泥,用过滤海水淘洗,稍静置,待泥沙沉降后,取上层液用筛绢过滤,可以得到底柄硅藻藻种。

刷洗养殖器材上的附着物:吊挂于海区筏架上的某些养殖器材,如扇贝笼、网袋等,上面附着有底栖硅藻,洗刷液经过沉降、过滤、去除杂质,也可以得到底栖硅藻藻种。

刷洗大型海藻:大型海藻如马尾藻的藻体上往往附着有底栖硅藻。将其取回,用过滤海水反复冲刷,静置片刻,取上层液用筛绢过滤,也可得到底栖硅藻藻种。

底栖硅藻于刺参育苗季节在附近海区采集,保种待明年使用。这样的藻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容易培养。

(2)培养方法培养液:营养盐的配比一般为氮:磷:铁:硅为10〜25:1〜2.5:0.1:1。在育苗生产中,一些生产厂家营养盐的用量差别较大,但各种营养盐的比例基本相同。营养盐的用量大小,与换水的间隔时间有关。若换水的间隔时间长,则营养盐的用量要大;若换水的间隔时间短,则营养盐的用量少。氮源一般为硝酸盐、铵盐和尿素,磷源常用磷酸二氢钾,铁源则为柠檬酸铁和硫酸亚铁,硅源主要是硅酸钠„植物生长对底栖硅藻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据报道,

0.5毫升/升a-奈乙酸,能明显地促进底栖硅藻(舟形藻和卵形藻)的增殖。施0.5毫升/升a-奈乙酸,3天内4.4〜22.5倍(未施a-奈乙酸,细胞仅增殖2.9〜8.3倍),而且附着密度大、均勻、无老化现象。培养周期由5〜7天缩短为3〜5天(徐淑凤等,1987)。

接种:底栖硅藻的附着基也是稚参的附着基。但是在接种的培养阶段,由于聚乙烯薄膜框架式附着基和网片框架式附着基附着面积小,操作不方便,效率不高,不宜采用,采用聚乙烯波纹板。接种前,先把聚乙烯波纹板洗刷干净,然后一横一竖交叉叠起,用塑料绳捆扎好,平放于池中。把采集来的底栖硅藻藻种用300目的筛絹过滤2〜3次后,均匀地泼洒于池底。待藻种附着后,加水轻轻冲洗附着基,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若不脱落,即可换水,换水后重新施肥。培养2〜3天后,将附着基翻转,用上述方法再接种1次,使另一面附上藻种,两面都附上藻种后,接种工作即告完成。

接种后,附着基应竖立放置,以便各片都能接受光照。但这样放置,波纹板之间的空隙显得过小,受光仍然有限,影响底栖硅藻增殖。为了加快其增殖,随着底栖硅藻密度的增加,要把聚乙烯波纹板插人框架中,以增大其之间的空隙。

换水:换水量的大小与水温有关。水温在12°C以下,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2;水温在12〜14°C,2〜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水温在14°C以上,换水量继续增加,换水量为每天全部换水1次,换水一般在早晨进行。用流水的方式也可以,但靠近进水口的地方,底栖硅藻生长好,其他地方则生长差,效果不如换水。此外,采用流水的方式,用水量也大。

施肥:每次换水后,尚未被底栖硅藻吸收的营养盐,部分或全部随水排掉,加人新鲜海水后,营养盐浓度大为降低。因此,每次换水后都要根据换水量的大小,施加营养盐。

充气:静水培养不利于底栖硅藻对营养盐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采用充气培养。充气培养不但可以促进培养水的流动,有利于底栖硅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以补充二氧化碳。可以连续充气,也可以断续充气,但连续充气效果较好。

调节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应控制在2500〜3000勒克斯。如果光照强度过大,则会使喜强光照的绿藻大量繁殖,影响底栖硅藻的繁殖,而且绿藻老化死亡后,败坏水质。

附着基上部光照充足,底栖硅藻增殖得快,而下部则由于光照不足,增殖得慢。而且,随着上部底栖硅藻密度增加,下部增殖得更为缓慢,往往出现附着基上部和下部底栖硅藻的密度相差很大。为了使整个附着基上底柄硅藻的附着

密度相对均匀,要适时将附着板翻转180°,继续培养。

检查和观察:在培养过程中,要经常对底栖硅藻的生长繁殖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查。附着片上,底栖硅藻的颜色是其生长繁殖好坏的最重要的表现。颜色由浅逐渐变为黄褐色表明生长繁殖好,生长繁殖好的底栖硅藻还表现出繁殖力强,用海水轻轻冲洗不脱落,冲洗后脱落或成为片状脱落则说明开始老化或已经老化。显微镜检査,如果底栖硅藻细胞清晰、完整,则表明生长繁殖良好。

防止敌害:底栖硅藻常见的敌害生物是桡足类,它对底栖硅藻的危害很大,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其防治。接种前应对培养池彻底处理。海水除了经过严格的过滤外,在培养池的进水口需加300目的过滤网,严防桡足类随海水进人池内。如果发现培养池内有桡足类,可用敌百虫杀灭。

收获:如果培养的底栖硅藻作为藻种使用,则需从附着基上擦洗下来。方法是用干净的抹布擦拭附着板,底栖硅藻即黏附于抹布上,然后把抹布在过滤海水中反复洗涤,把底柄硅藻清洗下来。一次往往不能完全擦拭干净,可以反复擦洗若干次,这样可以收获密度很大的底栖硅藻藻种,收获的藻种要随时接种,不要存放。

如果培养的底栖硅藻作为饵料使用,则将其连同附着基—起收获。收获时,先用过滤海水轻轻冲洗附着基,将上面的杂质冲掉,然后移人育苗池中,供稚参附着。附着基上附着的底栖硅藻不可太多,有淡淡的一层即可。如果育苗池的光照适宜,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还能继续增殖。由于稚参初期的摄食量很少,对底栖硅藻的消耗量不大。如果底栖硅藻附着密度很大,再加上育苗室内一般光照很差,底栖硅藻容易老化。

(二)稚参的培育密度

稚参适宜的培育密度与一定的生态环境相对应。如果能为其制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密度较大,也能生长得好;如果不能为其制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密度较小,也可能生长得差,甚死亡。那么,怎么才能为稚参制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呢?这要从稚参的生态特点谈起。从耳状幼虫发育到稚参,其栖息状态由浮游生活转化为底栖生活。其食性由浮游食性转化为底栖食性,这是其生态特点的重大变化。这种栖息状态决定了稚参对水体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尽管我们为其设置了立体的附着基,大大增加了附着面积,但仍难以达到耳状幼虫对水体空间的利用程度。食性的变化,决定了活体傅料的供给变得困难,像对耳状幼虫那样均衡供应就更难了,不得不使用的人工饲料,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主要有:悬浮于水体中的人工饲料,不但不能为稚参摄食,造成浪费,而且对水质造成了污染。沉降于底质(包括附着基)上的人工饲料,一部分不能为稚参摄食,成为残饵沉积在底质(包括附着基)上,造成对底质的污染,后者造成的危害更直接,也往往更严重。稚参栖息的地方,往往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前已述及,生态环境是所有生态因子的综合,但是对稚参首先起限制作用的往往是某一两个生态因子。所谓“优化”生态环境,怎么优化?在优化生态环境时,首先要改善这一两个起限制作用的生态因子,这是稚参培养理念的关键所在。

20世纪80年代得出的结论是,稚参适宜的培育密度为1头/厘米2,这是在当时能够制造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适宜培育密度。上述问题能够解决得好,稚参的培育密度还可以提高。但是,提高培育密度并不是无节制的,而且应该与生态环境优化的程度相适应。

尽管在大耳状幼虫后期和樽形幼虫期,对其密度进行了调整,但是要完全达到预期的稚参附着密度,并不容易。如果稚参的附着密度过大,对于聚乙烯波纹板附着基,可在稚参附着后20天,采用抽附着片的方法疏散。即把附着密度很大的附着片抽出,放人附着密度较小的池子或空池,然后插人空白的附着片,让稚参自行分散。这种办法的优点是,稚参不会受到机械损伤,而又能分散得比较均匀。其局限性在于,若稚参太小,活动能力很弱,自行分散受到了限制,对于聚乙烯薄膜框架式附着基和网片框架式附着基,这种调整方法则不适用。结合换水和倒池也可以调整稚参附着密度,对此,将在后面叙述。

(三)换水与倒池

换水稚参附着后,水体中基本没有可以变态的浮游幼虫时,换水不必再用网箱,这样有利于水中的颗粒有机物排出池外,效果好。换水量每天2次,每次换水1/2。一边进水一边排水的流水方法也可以起到换水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流水的水交换效果,池形是长条形。一般来说,要达到同样的水交换效果,流水比换水用水量大。但是如果投放的附着基(主要是聚乙烯波纹板组合框式附着基)很多,换水时,部分稚参可能会露出水面。为避免稚参干露,则需要流水。其实,稚参短时间干露,并非会造成严重危害。据试验,附着7天的稚参,在水温22°C、相对湿度90%的室内,干露半小时,有10%〜13%脱落,但脱落的稚参仍能重新附着。据此,稚参在附着10天左右,可以采用全换水1次,水排光之后,从池子的一端加水,冲洗池底,这样池底的残饵、粪便等大部分随水流出,当然也有少量稚参随水流出。为避免稚参流失,在出水口处用120目的网箱收集,收集到的稚参放回原池附着。如果稚参附着密度过大,则将收集到的稚参放人附着密度小的池子或者空池中重新附着。这样既净化了池底,又部分地调整了稚参的附着密度。但是,全换水必须做到排水速度和进水速度快,尽量在半小时内完成。全换水应根据池底污染状况而为之,不必天天进行,全换水还可以与杀灭桡足类结合进行。

倒池倒池与全换水一样,是一次最彻底的水交换,是净化池底的行为。倒池操作,稚参的干露时间短,脱落的稚参可能较少,但操作起来较麻烦。倒池时,将附着基倒人新池后,原池的水要放光,并像全换水一样冲洗池底,并用网箱收集稚参。这样操作,池壁上的稚参可能有部分脱落,但这些稚参仍可重新附着。即使损失少部分稚参,但比较彻底净化了池底,两相权衡,仍是利大于弊。倒池在稚参附着后7天左右即可进行。何时倒池,隔几天倒池一次,要视底质的污染状况灵活掌握,频繁的倒池并无必要,倒池也可以与杀灭桡足类结合进行。

(四)投喂饲料

底栖硅藻营养丰富,个体大小一般都适于稚参摄食,因而是稚参最适宜的饵料。预先附着于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作为稚参的饵料,供馆均衡而充足,而且不产生残饵,不污染水质,是稚参比较理想的饵料。应该注意的是,底栖硅藻在育苗池中的数量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其数量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数量变化的关系式如下:现存量=原有量+生长量一稚参摄食量

即使光照强度适宜,池水中的营养盐能满足需要,生长量也有三种可能,即生长量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负增长)。刚附着的稚参摄食量很小,随着生长摄食量增大,但稚参摄食量对生长量三种可能的影响基本是相同的。生长量究竟属三种可能的哪一种?则取决于原有量。若原有量很小,则生长量大于零;若原有量大到一定程度,则生长量等于零;若原有量更大,则生长量小于零。当生长量小于零时,由于原有量很大,现存量仍不小,但现存的底栖硅藻已处于老化状态,出现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当生长量等于零时,由于原有量比较大,现存量也往往比较大,但现存的底栖硅藻已开始老化,这种情况出现是个不好的信号;当生长量大于零时,尽管原有量不大,但生长量加上原有量,仍有不少数量。更为重要的是,现存的底栖硅藻未老化,质量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如果光照强度很低,低到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的时候,不管其他条件如何,底栖硅藻的生长量都小于零,即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底栖硅藻的现存量不是很大,密度较低,也会老化,更不用说密度很髙的情况了。

目前,大多数刺参育苗车间内的光照强度都偏低,不少刺参育苗车间甚在白天都需要借助灯光照明,人才能进行工作。有些育苗厂家,为了增加供饵时间,底栖硅藻的附着密度很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不难理解的。还需要指出,即使育苗室内的光照强度适宜,由于附着基,特别是聚乙烯波纹板组合框式附着基的遮光作用,上下层的光照相差很大,这也是必须考虑的。

海泥是自然海区中刺参的重要饵料,也是人工培育的稚参的饵料之一。海泥由于来源不同,其组成成分有差异。在海区挂袋采集的海泥,底栖硅藻往往较少,细泥的量也不多,有机质碎屑及其上附着的微生物则较多。此种海泥处于氧化状态,无硫化氢和氨态氮(nh3-n)等还原物质。从潮间带滩涂上和虾池进排水沟处挖的海泥,底栖硅藻往往较多,泥沙量不少,有机碎屑则较少,如果采集不当,可能会有硫化氢等还原物质。

海泥要现采集现使用,当天必须用完。暂时不用的,则应低温存放,同时充气。海泥投喂前,要用300目筛绢过滤,以除去杂质和桡足类等敌害生物。

海泥中颗粒有机物(包括底栖硅藻)的数量变化很大,投饵量不易掌握,可将海泥中颗粒有机物与已知的鼠尾藻磨碎液在显微镜下比对,换算成鼠尾藻磨碎液的量投喂。海泥一般与鼠尾藻磨碎液、配合饲料搭配投喂。

鼠尾藻磨碎液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开始用做稚参的饵料。当时还做过海带、大叶藻等磨碎液的饵料效果试验,但都不如鼠尾藻磨碎液。采集的鼠尾藻要当天用完,未用完都要在池子中流水暂养。加工鼠尾藻时,必须磨碎,为此,需要反复多次研磨。有的生产厂家在过滤时用力挤压过滤网,把鼠尾藻过滤液理解为藻汁,这是个误解。磨碎、过滤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鼠尾藻的碎屑,而不是其汁。前者可为稚参摄食,后者只能败坏水质。据池田善平报道,体长0.6毫米以下的稚参不能摄食20微米左右的底栖硅藻。如果这一结论成立,鼠尾藻磨碎液即使用300目筛绢过滤,仍有相当一部分碎屑不能为稚参摄食。这不但造成饵料浪费,还会败坏水质。不管这一结论的可重复性如何,尽量将鼠尾藻磨碎还是有益的。

鼠尾藻磨碎液已越来越被其干粉代替。鼠尾藻干粉的饵料效果也不错,但市售的干粉可能有两个问题,应给予重视:一是掺人海带,海带并非不可作为稚参的饵料,但效果不如鼠尾藻,掺人海带过多,质量就打了折扣。二是鼠尾藻在晒干过程中发霉变质。目前,鼠尾藻的干燥还是靠太阳晒干,在晒干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连阴天气,是很容易发霉的,这对鼠尾藻干粉质量的影响比掺入点海带更为严重。

鼠尾藻干粉同样也存在颗粒大小的问题。在投喂前要充分浸泡,并用300目筛绢过滤,少对初期稚参投饵应照此操作。

鼠尾藻磨碎液日投喂量:体长2毫米以内的稚参,20〜50克/米^3;体长2〜5毫米的稚参,50〜100克/米^3;体长5毫米以上稚参,100克/米^3以上,随其生长而增加。日投饵4次。

鼠尾藻干粉1克相当于鲜鼠尾藻4〜5克。

投饵前要勤观察和检查,根据稚参摄食情况和残饵多少,适当调整投饵量。投饵要均勻,为此,要多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投饵后,为使饵料颗粒顺利下沉,可停止充气半小时。若仍不能完全下沉,也要恢复充气,不可停气时间过长。

(五)充气

充气除了能增加溶解氧之外,还能促使池水运动。附着基的各附着片之间间隙很小,特别是聚乙烯波纹板之间的间隙只有2厘米左右,少数附着片由于错位或扭曲,其间隙更小,甚有部分相互贴在一起的现象。这容易造成局部水质变差,为使水质均匀,必须充气。由于附着基很多,充气形成的池水运动受到的阻力增大。因此,充气量不能太小,应大于浮游幼体培育时的充气量。气石应摆放均匀,防止出现死角。

(六)观察与镜检

对于预先附有底栖硅藻的培育池,要每天观察底栖硅藻的状况,并及时调节光照强度。

对于投喂鼠尾藻和海泥的培育池,要每天观察池水的水质。如果池水清新,则为正常。由于投饵出现水质稍微浑浊,亦不为异常。但是如果水面有大气泡停留,并伴有黏液状物质出现,则为不正常,应立即全换水或倒池。还要观察稚参的摄食情况,稚参摄食正常的表现是,在其周围的一个小范围内,附着基的透明度明显变大。

经常抽取池底检査是件很重要的工作。检査的主要内容是:池底残饵、粪便数量、原生动物多少、有无桡足类、稚参有无死亡。如果池底残饵、粪便数量较多,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则应考虑全换水或倒池。死亡的稚参成球状,并且色素变浅。如果偶尔发现死亡的稚参,并且死亡稚参的个体较小,是正常现象;如果稚参死亡量较大,则要分析原因。附着基也要做同样的检査。如果附着基上残饵、粪便较多,应结合全换水或倒池,用海水轻轻冲附着基或在海水中轻轻晃动附着基,使粪便和残饵脱离。如果附着基上的稚参正常,只是池底稚参死亡较多,应结合全换水和倒池净化池底。如果附着基上的稚参亦出现不正常死亡,除了倒池或全换水净化池水和底质外,还要考虑使用,如何施药,将在后面详述。稚参培育池的环境很适于桡足类的生长、繁殖。一旦发现桡足类,即应施药杀灭,对此,亦将在后面详述。

小谢手机和微信:13889481795(长按复制加微信)


请致电:138-8948-1795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