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网 > 海参养殖技术 > 刺参的人工增殖

剌参人工增殖的方法

(一)增殖海区的选择与改造

1.增殖区的选择 刺参的人工增殖选择什么样的海区?这在本章第三节做了阐述。在对增殖海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之后。如果其生态环境与刺参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比较相符,一般来说,就有刺参分布。如果没有刺参分布,很可能说明,该生态环境还没有满足刺参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这是因为海洋生态环境是复杂的,不是一二次调查所能完全搞清楚的。目前我们掌握的刺参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大多是经验的积累,很难说没有局限性。此外,海区调査是件比较复杂的工作,不是所有生产单位都能胜任的。如果从实际一点考虑,的刺参人工增殖海区应该是,原来有刺参分布,而且刺参资源比较丰富,由于捕捞过度造成刺参资源衰退,而且资源衰退的年限不长。这样的海区是最易于收到增殖效果的海区之一。应该首先把这样的海区利用起来,进行人工增殖。

2.增殖海区的改造 刺参要求的生态环境是由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某一两个生态因子不能满足或不太能满足刺参的生态需求,这时人为地改造这一两个生态因子,就显得特别有实际意义。多年的实践表明,投石(或其他海参礁)对改善刺参的生态环境,提高增殖容量,往往有很好的效果。投石以堆状为好。堆的大小为6〜10米3。石块的大小以25〜40千克为宜。石堆在于形成孔洞和缝隙,以利于刺参栖息。石块应投放于硬质海底,以防泥沙淤积。

有刺参自然分布的海区,一般或多或少都有礁石分布。人工投礁石只是对自然石不足的一种补充。投石多少应根据自然礁石的状况和数量而定。

在刺参自然分布海区的边缘投石,也是改善其生态环境的一个方法。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海区限制刺参分布的生态因子很可能是缺乏海参礁。在刺参自然分布海区的边缘投石,投石增殖区就成了刺参自然分布区的扩展和延续,容易收到好的增殖效果。

在刺参自然分布海区的边缘投石,堆间距可以为20〜30米,堆间再投放部分石块。形成堆间有石,石间有堆。事实上,海上投石很难形成预先设想的规则石堆。

石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海参礁,其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坚固耐用,但是难以按人的意愿形成刺参隐蔽和柄息的孔洞。用水泥制作的海参礁却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因而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刺参增殖海区移植大叶藻,也可以改善刺参的生态环境,提高刺参的增殖容量。应该注意的是,适宜刺参栖息的生态环境,对大叶藻并非一定适宜。大叶藻是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多分布于风浪较小,封闭性较强的内湾,在风浪小的浅海海区也有分布,一般在低潮线以下形成庞大的种群。适于大叶藻生长的底质为泥沙底、沙泥底和泥底。岩礁底质则不适宜。大叶藻喜欢强光照。深水区或海水经常混浊的海区则对其生长不利。

改善刺参生态环境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驱除敌害生物。刺参的敌害主要有某些岩礁鱼类、蟹类、海星类。

(二)参苗的放流

1.放流苗种的规格 刺参苗种的适宜放流规格,一直是有关科研单位关注的一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前期,从体长0.5毫米的稚参到体长2厘米左右的参苗,都做过放流增殖效果的试验。结论是放流以上规格的苗种,都有一定效果。总的趋势是放流苗种的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放流苗种的成活率还与放流海区的生态环境有关。不同海区的生态环境不相同;同一海区的不同区位,其生态环境也很难说相同。因此,放流苗种的成活率的对比试验比较困难。同时,放流苗种成活率的确认,也很难准确,再加上所做试验次数很有限,要得出放流苗种规格的结论有一定难度。

1985年黄海水产研究所通过0.5厘米、1.0厘米和2.5厘米三种规格苗种的放流试验,得出结论,放流体长2.5厘米的参苗,成活率为21.9%。体长0.5厘米和1.0厘米的参苗放流后,存活数量则不多。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85年11月在长海县放流平均体长1.8厘米的参苗35.5万头,1987年6月全面调查结果表明,成活率为55.3%,平均体长为12.6厘米,平均体重为46.4克/头(隋锡林)。笔者曾于1984年在威海市远遥海区放流平均体长2.47厘米的参苗24万头,生长高品参的平均成活率为31.4%。

当时,日本曾有人提出,刺参苗种放流规格应为体长3厘米。其根据是,4〜5月采苗,到10月下旬体长可以长到3厘米左右。此后,随着水温下降,幼参生长加快,应予放流。隋锡林(1988)认为,如进行亲参的促熟培育,当年培育出体长1.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种是可能的。因此,放流的规格应为体长1.5〜2.0厘米的幼参,少应放流体长不低于1厘米的变色参。笔者曾于1988年提出,放流体长2厘米以上的苗种比较合适。其根据固然有放流实践,也考虑到了当时的育苗水平。

经过20多年来的育苗生产实践,我国的刺参育苗水平有了不少提高,当年已经可以育出大规格的苗种。越冬后的苗种规格可以更大。放流苗种的规格应在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每500克500头以内的苗种。

2.苗种的放流方法 刺参苗种的放流方法,必须符合其生态习性,否则会造成放流苗种的流失。目前,不少生产单位采用的放流方法都存在问题。

用管足吸附于附着物上,是海参类独特的生态功能,而且附着得比较牢固。如果脱离附着物则在海水中悬浮。在静水环境中,将缓慢下沉,当下沉到海底,遇到附着物后,即慢慢附着。一旦附着,一般的潮流则难以将其冲走。在海水流动的环境中,在参苗处于悬浮状态的过程中,将随波逐流,可能被潮流带到不适宜的地方。即使其下沉到海底,遇到附着物,也并不是即刻附着,仍有随潮流移到不适宜的地方的可能。如果经过高密度运输,参苗的活力尚未恢复,或者潮流流速较大,上述现象将更为严重。根据刺参的这种生态习性,笔者尝试了以下两种放流方法。

(1)玻璃瓶放流法 罐头瓶、酒瓶之类的玻璃容器洗净后,装人占瓶内容积一半左右的参苗,加满海水,盖好瓶盖。由潜水员带人海底,放人人工海参礁或自然礁石的背流处。然后将玻璃瓶敲破,让参苗随海水流出,自行分散。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其缺点是,虽然瓶壁上附着有部分参苗,估计这部分参苗不会流失,但大部分参苗则未能附着于瓶壁上,这部分参苗仍有流失的可能。如果经过运输,参苗活力尚未恢复,附着慢,再加上潮流流速较大,这部分参苗流失的可能性则增大。因此,该放流法仅适用于放流参苗的活力已经恢复,附着较快,且放流区潮流流速很小的情况。

(2)网箱放流法 网箱的大小为60厘米X35厘米X30厘米。网箱用8〜10毫米的圆铁焊接而成。网箱外缝以纱窗网,网目以参苗不能漏出为准。网箱两端可以打开、关闭(图4-2)。

/

放流参苗时,在船上把参苗裝人网箱,关闭两端的出口。由潜水员把网箱带人海底,放于礁石的背流面或大叶藻、大型海藻丛生的地方,并压上石块,以防网箱移动。待参苗附着后,打开两端的出口,让其自行爬出、分散。放流网箱可以回收利用。

用于放流的参苗从育苗室运到放流海区,活力一般都减弱。如果从外地购人的参苗,经过长途运输,活力更受影响,甚由于缺氧处于半麻醉状态。用网箱放流,参苗在网箱中水流畅通,有适宜的环境条件恢复活力和充足的时间附着。参苗附着后自行爬出,一般不会流失。因此,网箱放流法是个很好的放流方法。

3.放流后的管理

(1)检查参苗放流后移动状况 参苗放流后,以放流点为中心向四周移动。移动范围一般很小,越靠放流点,参苗密度越大。放流参苗的移动与其活力、个体大小有关。移动范围大的往往是活力较强且较大的个体。

(2)检査参苗放流后的存活状况 放流参苗的存活率可以有很大差别。影响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放流点的生态环境,放流参苗的活力和放流方法。在放流后的一个月以内,放流参苗的死亡率往往较高。其原因是,参苗对放流环境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参苗的局部密度大而被敌害生物捕食;参苗在运输和放流过程中活力受到影响,甚有排脏的个体。

在放流后,要对以上两项进行潜水检査。

(3)检查放流参苗的生长状况 据笔者调査,秋天放流的平均体长2.5厘米的参苗。到翌年5月,平均体长为13.4厘米,平均体重37.9克。体长16厘米,体重85克。最小体长8厘米,最小体重10克。到11月平均体重86.5克,体重99克,最小体重75克。

放流参苗的生长速度可能悬殊较大。这与放流海区的环境条件(特别是饵料条件),放流参苗的密度,放流参苗的遗传等因素有关。如果放流参苗滞育(俗称“老头苗”),则其以后的生长也要受影响。

4.刺参增殖渔业资源的管理 刺参的分布范围一般不大,移动范围很小,相对来说,是个比较易于管理的渔业资源。通过人工增殖,在刺参的资源恢复和增长之后,放流参苗的回捕率,往往是一些增殖业者追求的目标。这是刺参增殖渔业管理不成熟的表现。单纯追求回捕率,就难以通过资源的再生产增殖资源。而通过放流种群的自然发生增殖资源,培育资源,则是增殖渔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现提出刺参增殖渔业资源管理的以下两种模式。

(1)保持合理的捕捞强度,以求持续渔获量通过人工增殖,当刺参的资源量恢复和增长到增殖容量的1/2时,每年的渔获量等于当年刺参资源的增殖量。即年底的资源量可以达到年初的水平,刺参的资源保持稳定,这样的渔获量即是持续渔获量。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再放流苗种。

(2)有计划地适量捕捞过度,人工放流相应数量为苗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样是模式(1)的刺参增殖渔业资源,每年的渔获量大于当年刺参资源的增殖量。即依靠刺参资源的自然增殖,年底的资源量不能达到年初的水平。不足的部分放流相应数量的参苗,使刺参的资源量保持稳定。这样的渔获量也是持续渔获量,且比模式(1)的“持续渔获量”更大,因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小谢手机和微信:13889481795(长按复制加微信)


请致电:138-8948-1795在线客服